- · 《中国肛肠病杂志》收稿[05/28]
- · 《中国肛肠病杂志》投稿[05/28]
- · 《中国肛肠病杂志》征稿[05/28]
- · 《中国肛肠病杂志》刊物[05/28]
刘亚娴教授应用中药治疗癌症思路浅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刘亚娴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从医近50年,应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
刘亚娴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从医近50年,应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倡导临床“善思”“活法”,实践中以“新方创用”“经方妙用”“时方活用”见长。笔者有幸师承刘教授,现将其治疗癌症思路浅析如下。
1善思与活法
医者,“意”也,“意”乃“志之发也”,于“无形处用心思虑也”。临证中“善思”即活跃的思维,打破传统固有的认知,开拓思路,发展创新,是组方选药的重要一环。现代中医多对于经典条文奉为圭臬,对其适应证范围不可动摇,对于教材中病机、分型、代表方剂等,尊如轨范,进入了按图索骥、孤立识义的死角。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常囿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如初期热毒炽盛,晚期虚实夹杂,或参考某些中药的“抗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而不分四气五味、寒热温凉地去堆砌药物,或过于重视一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左右治疗原则,皆属“死”于定势,不能脱框而出。张景岳指出“意贵圆通,用嫌执滞,则其要也”。《伤寒温疫条辨》云“察证切脉,斟酌得宜,病之变化,治病之随机应变,又不可执方耳”。《友渔斋医话》云“医之用药,如将之用兵……兵无常势,医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明;能因病变化而取效者,谓之神医”。“善思”才能举一反三,达“活法”之效,刘教授坚持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强调用药选方要“活”,证变则法变、方变、药变,对“证”的认识“准”则决定了“治”之佳,而“证”的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需要广开思路,不可断章取义。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刘教授认为应适时考虑将客观检查的阳性发现纳入“证”中开拓思路,综合分析确定客观检查的阳性发现在“证”中的重要地位,与时俱进,方随证转。
2经方妙用
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妙用经方是刘教授临证的一个特点,他认为经方治癌,大有可为,关键在于“妙用”。朱丹溪曰“天地气化无穷,人身之病亦变化无穷,仲景之书载道者也,医之良者引例推类,可谓无穷之应用”。苦读书,多浏览历代医家医案,深入推敲原文,多参考本草著作,密切结合临床,达“于无字处读出有字来”,扩展其用,做到不失其体,赋予新知,取得理想效果,展示条文字面之外的效果,处理好“守方”与“不可执方”,“尊经”“遵经”与“离经”的辨证关系,即为“妙用”。
3时方活用
疑难病症,多有不同寻常的证候表现,临证时要细细揣摩,以“意”捕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确立不同寻常的治法,从而化难为易,而时方的“活”用,常能收到超乎寻常的疗效。尤其在临诊恶性肿瘤患者时,主诉繁多,证候虚实夹杂,寒热真假难辨,无处入手,历代各方如丛林一般,遴选无据。《明儒学案》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后世时方,对于组方原则适用病证多记载颇详,刘教授认为不可固守于内,要从其本源“活”思“活”用,契合病机。
4新方创用
刘教授指出,新方创用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大体经过了以下过程:①在临床中捕捉“闪点”“亮点”,进而开拓思维;②尽量多的浏览古医籍相关论述,择其善而从之,某种程度上讲,可启新方创用之源;③大量临床应用及拓展应用以求新方的充实完善,由“雏形”逐步达到基本“定型”;④在大量临床应用基础上,做些必要的实验研究;⑤不断地“活”用新方,以求改进。兹举例刘教授启膈方和甲乙煎的创用过程。
4.1 启膈方的创用 启膈方为刘教授参考《医学心悟》之论,汇以古医家相关论述,借鉴“启膈散”的组方法则和用药,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的有关资料[1-2]和临床应用体会,开拓思维而拟定的方剂。启膈散是《医学心悟》治疗噎膈名方,药物组成:郁金、沙参、丹参、茯苓、川贝母、砂仁壳、荷叶蒂、杵头糠,刘教授较早即将启膈散化裁用于治疗食管癌[3-7],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食管癌属上消化道肿瘤,其症与“噎膈”描述相符,《医学心悟》认为“噎膈,燥症也,宜润……结,结热也,热甚则物干。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槁四字”,以启膈散甘寒濡润化痰解郁治之,恰合上消化道肿瘤之“阴津亏乏”病机。由“启膈散”到“启膈Ⅰ号(药物组成:郁金、沙参、丹参、浙贝母、荷叶、茯苓、砂仁、浮小麦、清半夏、麦冬、山药、鸡内金、生甘草等)、Ⅱ号方(启膈Ⅰ号方加入全蝎、僵蚕等)”,是刘教授对古论古方的发掘,在多年临床应用基础上,又对启膈方的抗癌作用进行了多项研究[8-12],证实了其功效。
文章来源:《中国肛肠病杂志》 网址: http://www.zggcbzz.cn/qikandaodu/2020/1010/428.html
上一篇:腹膜后巨大肠源性囊肿1例
下一篇:胶囊内镜在老年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