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肛肠病杂志》收稿[05/28]
- · 《中国肛肠病杂志》投稿[05/28]
- · 《中国肛肠病杂志》征稿[05/28]
- · 《中国肛肠病杂志》刊物[05/28]
电针联合缩肛提臀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肠道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发生后最常见的对患者困扰较大的问题之一。有调查显示,肠道功能障碍给脊髓损伤患者带来的痛苦接近于运动功能障碍所带来的痛苦[1]。脊髓损伤后肠道蠕动功
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发生后最常见的对患者困扰较大的问题之一。有调查显示,肠道功能障碍给脊髓损伤患者带来的痛苦接近于运动功能障碍所带来的痛苦[1]。脊髓损伤后肠道蠕动功能障碍以及对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减弱等一系列肠道问题成为脊髓损伤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存在肠道功能障碍,与膀胱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共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2-3]。2013-04—2015-05,我们采用电针联合缩肛提臀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35例,并与常规肠道功能训练治疗3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70例均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针灸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干预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33~72岁,平均(52.)岁;病程2~3个月,平均(58.)d;损伤部位:腰骶部损伤9例,颈脊髓损伤10例,胸脊髓损伤16例。对照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33~72岁,平均(50.)岁;病程2~3个月,平均(60.)d;损伤部位:腰骶部损伤9例,颈脊髓损伤12例,胸脊髓损伤1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考美国成年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处理指南确诊[4]。评价人员在病史采集过程中需注意记录患者的排便感以及是否存在精神疾患和家族史中是否有便秘史。体格检查的项目包括叩诊、触诊粪块以及直肠触诊。在诊断检查过程中,注意分辨肠道中粪块的形状并评估肠道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1.2.2 纳入标准 ①颈段、胸段、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在第2腰椎以上,存在肠道功能障碍;②病程2~3个月。
1.2.3 排除标准 ①脊髓休克期患者;②合并脑外伤、卒中等其他影响肠道神经功能疾病的患者;③严重肠道疾病,包括重度痔疮、肛裂等疾病的患者;④既往肠道手术患者;⑤肿瘤患者;⑥意识障碍无法主动配合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常规肠道功能训练治疗,包括饮食调整(多食用纤维含量高的蔬菜、水果),腹部顺时针推拿20 min,日1次,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肛门刺激(操作者戴指套深入患者肛门沿肛周按摩,顺时针5圈)及开塞露治疗便秘或蒙脱石散治疗腹泻等对症治疗。
1.3.2 干预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和缩肛提臀康复训练治疗。
1.3.2.1 电针治疗 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取穴以足太阳经、足阳明经、足太阴及手少阳经穴为主,穴位部位分为2组穴位。第1组取双侧天枢、足三里、腹结、支沟、上巨虚,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穴位部位常规酒精消毒,采用华佗针灸针刺入穴位,采用中等强度的刺激手法,平补平泻,得气后接电针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型号为G6805-C),波形为疏密波,频率40 Hz,电流为2 mA,持续时间20 min。第2组取双侧大肠俞、腰奇、委阳、会阳,治疗时患者取俯卧位,穴位部位常规酒精消毒,采用华佗针灸针刺入穴位,采用强度稍大的刺激手法,但应以患者能承受为度,得气后接电针仪,波形为疏密波,频率40 Hz,电流为2 mA,持续时间20 min。每日电针1组穴位,2组交替使用。
1.3.2.2 缩肛提臀康复训练 无论站、坐、躺均可以训练,嘱患者收紧肛门,坚持10 s以上为1次,每日最少500次,鼓励尽可能多练习。
1.3.3 疗程 2组均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6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直肠控制评分[5]、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6],以及每次排便时间、粪便性状评分[5]、每周排便次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则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秩和检验。
2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直肠控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直肠控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分,干预组(n=35)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5)治疗前治疗后直肠控制评分2.?△2.?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6.?△57.?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5.?△54.?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直肠控制评分升高(P<0.05),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干预组直肠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2 2组治疗前后每次排便时间、粪便性状评分及每周排便次数比较 见表2。
文章来源:《中国肛肠病杂志》 网址: http://www.zggcbzz.cn/qikandaodu/2020/1010/430.html